01
相传明代正德年间,进士吴颐山在宜兴的金沙寺复习迎考,书童供春随行,每天主人在房间看书,供春在寺中百无聊赖。
一日,供春在寺里闲逛,听见后院传来敲打声,供春好奇探之,见一老和尚制陶壶,供春来了兴趣,便常去后院偷看。
久之,老和尚的手法、制壶的图纸工具已被供春熟记,反复于脑海中,供春亦有了制壶的想法。
决定之后,供春偷看时更为认真,留心老和尚制壶的各个细节,晚上回房后便以白天记忆默绘图纸,按老和尚的手法抟泥塑型。一来二去,制壶也有模有样。
02
一晚,供春偶遇月光映在寺旁大银杏的树瘿上,心中感叹:此景不正是一把从未见过的壶么。供春细细观察,将眼中形态一一绘制下来。
可制作时却遇到了麻烦,供春平常用的普通泥很难制成自己想要的形状,且粘性不佳,烧制时极易裂开,要想制出一把好的新式茶壶,唯有用顶山镇黄龙山东中的“五色土”。而此土价格颇高,非一小书童能购之,这让供春的制壶计划一下落空了。
但供春没有放弃,偶然偷看老和尚制壶时发现,他每制壶后都会在后院的小水潭里洗手,供春到旁,伸手往水中捞去,果然小水潭里淤积了厚厚一层极细极柔的“五色土”泥。供春喜极,兴奋地用木勺舀在盆里,不厌其烦地筛、淀、压、碾,又晾干,制成干湿相宜的精料。
不知多久,一把从未见过的茶壶终于制成了。大银杏树的树瘿,苍老遒劲,壶嘴壶把皆有小枝相配。壶身两侧堆以树枝树叶,惟妙惟肖。由于仿树瘿而制,所以供春给它起名“树瘿壶”。
03
这次制壶成功,供春大受鼓舞,他抑制不住满心喜悦,捧着新制的茶壶,恭敬地去请教老和尚。老和尚见之,连声赞叹:“好壶,好壶!后生可畏。”
当时的文人对于“奇”有独好,认为“丑极”便是“美极”,若一石达到了“皱、瘦、漏、透”的程度,便为美石。此树瘿壶形态怪奇,正和文人之意,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紫砂壶很快闻名世间,更有文人以供春名字命名此壶为“供春壶”。
据记载,传统供春壶是现今能看见最古老、最为完整的花塑器造型,被世人称作紫砂壶“鼻祖”,也被认为是最早的紫砂壶,而他所作的壶通称“供春壶”,尤特指那把“树瘿壶”。
1952年前后,著名爱国人士储南强先生从宜兴到苏州,向国家捐献平生收藏的数十件文物,其中就有一把明代供春紫砂壶真迹。
现在这把“树瘿壶”收藏于北京博物馆,但是储南强买的这把壶经他自己调查,认为这把壶应是由清末制壶名家黄玉麟所作。随后顾景舟、徐秀棠等紫砂大家也认为这把供春壶并非供春原作,而是后人所作。
紫砂壶作为茶具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代表,得益于中国历代文人不间断的参与推动。早在北宋,著名的诗人梅尧臣就曾在诗中吟咏过紫砂茶具,明代画家文震亨也在《长物志》认为,茶壶以砂者为上。历经明清两代,紫砂壶更被文人看重,成为诗词曲赋之外的赏玩,与书画、文学、篆刻等艺术结合,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发展出古朴含蓄的人文魅力,历来备受藏家的追捧。
荣宝斋画院是以世界驰名的、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品牌“荣宝斋”为基石,面向国内外书画家进行专业的中国书画教学培训、学术交流等艺术活动的新型画院。
此次画院与宜兴制壶大家葛军先生、吴玉君先生联袂,推出文人紫砂壶系列,从注重文脉传承与原创艺术的角度为广大收藏爱好者奉上臻品。
葛军:博士、硕导、 教授、 研究员。荣宝斋画院中国紫砂与书画陶刻研究工作室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国际著名陶瓷文化艺术大师,中国陶瓷科技事业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紫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景德镇陶瓷大学紫砂艺术研究院院长。
笠帽
款铭:荣宝斋画院 葛军陶坊 葛军2014(手签名)
苏竹
款铭:荣宝斋画院 葛军陶坊 葛军2014(手签名)
和谐吉祥
款铭:荣宝斋画院 葛军陶坊 葛军2014(手签名)
购买热线:010—81514546
联系人:吴志兴 18059940115 周超 18611393330
购买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荣宝斋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