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 > 招生简章 > 正文

【荣宝斋画院】——孔紫中国人物画研究工作室招生简章

导师:孔紫
助教老师:申卉芪 田雅君 左文辉 弓淑英
班主任:曾春玲
报名咨询:弓老师(13935028888)
曾老师(15863052882)
刘老师 (13801172658)
开学时间:2025年9月开学
招生人数:15人
学费:20000元(人民币)/人(一年制)
15000元(人民币)/人(半年制)
报名费:100元(人民币)/人
报名日期:即日开始报名
招生条件:全国各省市级以上书协、美协会员;各地画院及美术单位的创作人员;各类美术院校的书法、美术教师;各地出版系统的书法、美术编辑;业余从事书法、美术创作并取得优异成绩者。
授课方式:导师及教师授课与专家讲座交替进行、理论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授课教师由各个工作室负责聘请,被聘者均为当代知名书画家和各大美术院校知名学者、教授。
结业方式:学习期满并成绩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举办结业创作观摩展和学术研讨活动;由荣宝斋下属专业美术刊物、荣宝斋画院院刊进行专栏品评,并发表优秀作品;优秀学员如有出版意向可由画院协助在荣宝斋出版社等著名出版单位运作出版事宜。学员优秀作品可由画院推荐给荣宝斋画廊及荣宝拍卖公司进行市场运作。
报名程序:
一、在本院网站(http://www.rbz.cn)下载报名表,填写后将表格与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明复印件、个人2寸免冠照片4张(背面写上姓名及所报工作室名称)、个人近期创作作品图片资料5--10张(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室须交史论文章1--3篇),快递至画院教务处,报名费100元汇款至画院账户。
二、画院招生办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核,确认后向学员发出录取通知书。
三、学员接到录取通知书后10日之内,将学费以汇款方式汇到画院指定帐户,本院收到学费后,由有关人员为您及时办理入学手续。开学10天后概不办理退学手续。
四、食宿自理。
报名表下载
http://www.rbz.cn/newbmb.doc
银行汇款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九棵树支行
户 名:北京荣宝斋画院有限责任公司
账 号:0200049819006942614
汇款备注填写:    同学报    工作室
画院地址:北京通州区宋庄荣宝斋画院
工作室报名咨询:王令(13691001531)
招生办负责人:孔老师(15801170929 ) 陈老师(13691059675)
联系电话:(010) 81520777 81520003
传 真:(010) 81520777 81520003
网 址:http://www.rbz.cn
邮 箱:rbzhy99@163.com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国人物画创作与研究
适用对象:(国画方向)
课程:写意人物、工笔人物、写意山水、花鸟
二、课程目标
1. 深入理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脉络与美学思想
2、掌握人物画创作的理论探讨研习(如题材、笔墨、构图的内涵)。
3、提升写意、工笔人物画的技法表现力,探索个人艺术语言。
4、完成一幅具学术含量与时代性的主题创作。
5、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撰写一份人物画相关论文或创作报告(2000-5000字)
三、模块一:写生与造型训练(传统研究与临摹)
1、素描、速写训练(参考书籍:安格尔、荷尔拜因、丢勒、)
2、现代人物写生(水墨写意、线描、没骨)。- 传统人物画经典
3、赏析《八十七神仙图卷》《韩熙载夜宴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宫乐图》等。
4、色彩训练: 敦煌壁画(临摹)。
模块二:
1、场景速写与群像构图。
2、现实题材创作(都市人物、乡村、少数民族)
四、教学方法
工作室制:导师个性化指导、因材施教。
田野考察:赴山西、河北等地驻地写生。
跨学科研习:组织山水、花鸟画教学,融会贯通,破除单学科屏障。
参考教材与资源
《中国历代人物画经典》周积寅编
《当代中国人物画十论》刘国辉著
教学团队
邀请具备本工作室教学要求的专家教授授课辅导。
本工作室目标:
培养兼具创作实力与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孔紫
孔紫,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国家画院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六、七、八届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孔紫工作室导师,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才研究会书画专委会副会长,李可染画院副院长、全国妇联执委、中国女画家协会终身名誉会长。
代表作《青春华彩》、《微风》、《儿子》、《三伏》等作品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文化部群星奖金奖、全国首届中国画大展银奖、庆祝建军75周年、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高粱青青》《记忆- 秋野》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画家孔紫印象
文/许向群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这句话肯定不是画家孔紫发明的,但从她的短文《心絮》里读到这句话时,我不但没有矫情的感觉,反而觉得很真诚实在,甚至有些感动。
孔紫是当代中国画界一位很有实力的女画家,她不事张扬默默耕耘的作风,在浮躁风盛行的当今艺术界就显得难能可贵。比她年轻的同道大多称她为“孔大姐”,这既是对她艺术成就的肯定,更是对她人品的尊敬。初识孔紫的人,第一印象或许是她谦虚的近乎腼腆的形象;在接下来的交往中,她的细心和周到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外表的“弱”并不能掩盖她艺术上的“强”,当你与她讨论创作问题时,就会发现,她是一个极有主见的人。虽然她从不慷慨激昂,然而那不紧不慢的话语里娓娓道出的是棱角分明的观点和深思熟虑的思考,她的执著乃至倔强在这时会显露无疑。当然,这一点从她的画中更可以一目了然。现实生活中的温顺与平常化解为艺术上的桀骜与非凡,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却顺理成章地统一在孔紫身上,你会感觉她离你很近又离你很远。

《冬训》245x375cm 纸本 2007年

《高原红》245x375cm 纸本 2012年

《高粱青青》是孔紫的一幅重要作品,画面表现了战争年代女游击队员救护伤员的场景,主题与情节并无新意。但作品从造型到笔墨所洋溢的质朴气息和历史的厚重感,却蕴涵着鲜活的生命力。画面给人传递的信息是平凡而诚实的,正是这分真挚,是画面最打动人的地方,它甚至超越了技巧的完美,在人的心灵深处引起共鸣。它不仅标志着孔紫在艺术创作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也标志着她在绘画语言的探索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此后,她的《青玉米》、《苞谷熟了》、《微风》以及《秋风》系列、《有云的田野》系列等作品中,玉米高粱成为画面重要的组成因素,并凝聚成一个有意味的“形象”,与画中的乡民构成相互照应的有机体,这些与人类生存相联系的植物,不仅给画面带来了丰富多变的用笔,获得了组织画面的自由,而且增加了作品的乡土气息,提升了作品的精神内涵。“玉米高粱”所具有的独特样式和符号价值,使孔紫的艺术面貌逐渐确立、清晰起来。

《新军装》90x180cm 2009

虽然很早就开始关注孔紫的画,但我们真正相识是在1997年3月。那年,我所在的《军营文化天地》杂志拟办女兵专号,于是我向她约稿。孔紫很守时地送来了文章。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已经在国画界很有名气的孔紫,给我的文字稿并不是名家对她的评论,而是一篇圈外朋友的短文。文中几乎没有对她艺术的评价,但有一段文字至今仍印在我的记忆里。那段文字的大意是:一间既是卧室又是画室的房间里,在床与沙发之间摆放着一块比单人床略短些的白茬大木板,近前放着一把半旧的帆布小马扎。孔紫的许多优秀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中诞生的。其实,大凡画有所成的人,都有一番刻苦的历史和不平坦的经历。作为女性,孔紫的付出自然要更多些。儿时与小伙伴们背筐搂草,中学课外美术小组“红画笔”那间堆满画报、颜料、弥漫着油彩的小屋,插队岁月中的辛劳与体验……这一切在艺术的求索之路上并非“苦”与“难”两字可以概括的。但是,仅止于对苦难的忍耐或克服是不全面的,源于内心的对艺术的追求与爱,使许多的不如意化为乌有,使许多的不可能变成现实。

《记忆-秋野》200x245cm 纸本 2011年

《秋深》320x200cm 2018年

孔紫的军旅生活与部队大部分美术工作者一样,在满怀热望的新生活中,黑板报、幻灯片是她常做的作业。她兢兢业业地画刊头、办墙报、画幻灯,其热诚和认真不亚于现在的创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孔紫赶上了师创作班的末班车,在两个星期里创作了油画《采药》,作品入选河北省军区美术作品展。那年,孔紫还是个19岁的女兵。从此,她开始了业余美术创作生涯。虽然后来她参加过数不清的学习班、创作班,也曾在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接受过严格、全面的专业训练,但从职业或工作性质来说,她仍然是个“业余”画家,可是她在业余状态下达到了许多专业画家也达不到的成就与水平。她的业绩是骄人的,近十多年全国重要展览的获奖名单中,几乎她都榜上有名。1991年《青玉米》获《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第二届大展》铜奖,1993年《微风》获《首届全国中国画大展》银奖,1997年《秋风》获《97中国画坛百杰》奖,1999年《青春华彩》获全国九届美展银奖,2002年《儿子》获第十届全军美展金奖、文化部群星奖金奖,2004年《三伏》获全国十届美展银奖,她的创作面貌日臻成熟。但她的嬗变也是艰难而痛苦的。每一次的创作对于孔紫来说,往往都是呕心沥血。1999年京郊的创作班,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孔紫大部分时间是在想,处在一种殚精竭虑的状态。其他的画家进度都很快,她却为找不到满意的创作切入点寝食难安......,直到交稿前的个把星期,她才“匆匆”落笔,这大约就是《青春华彩》的创作过程。或许有的人会在心里对她的能力产生怀疑,但我不这样认为。孔紫创作中的焦灼状态,一方面反映出对自己能力的担心,更重要的一方面反映出她对自己作品状况的不满意,渴望变化、寻求出路的紧迫心情。孔紫的画不概念,每一张画都有新的追求和想法。她的画中没有驾轻就熟的自我重复,那种生涩感却给人别样的视觉感受,我想这主要归功于她那种“痛苦”的创作经历。而大展前的“急就章”,更显示了她文弱外表下倔强、大气的一面,看准方向就孤注一掷,全身心的投入往往换来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超越。

草原(一) 136x68cm 2012冬创作

近年来,孔紫的写意人物画呈现了一个稳定的发展趋势,她的作品既有南方画风钟奇灵秀的韵味,又有北方画风雄浑坚实的气势,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她在主题性绘画与军事题材绘画创作领域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受到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和关注。作为和平时期的军旅画家,如何把握新军事题材作品的品格,把现代军人的精神气质和人生追求表现出来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孔紫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成就是突出的。如反映女兵生活的《青春华彩》,通过军营文化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把女兵的精神面貌与心理状态刻画的准确生动。遒劲而略带方折的中锋线条质量很高,再加上短笔皴擦,扩张了线的容量,使其坚实而不直露。画面的整体效果简洁、泼辣却不失厚度,充满清新自然的青春活力。孔紫以'98抗洪救灾为背景的创作《儿子》在艺术上更上了一个台阶。她在酝酿构思阶段的反思很发人深省:“我过去的主题性创作多基于一种 ‘歌颂’的思维模式与心态,让人总能从中嗅出多多少少‘号召什么’或‘企图引导什么’的味道,有一种俯视的张扬和霸气。”应该说孔紫是清醒和敏锐的,那种装腔作势的话语方式是主题性绘画流失观众的主要原因,也是阻碍主题性创作发展的最大绊脚石。孔紫的这种自我反省与调整,使她的作品更具有人文内涵,在精神指向上更加丰富。这幅1998年想画而没能完成的作品,在孕育了近四年后,以一种更加深刻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渐入佳境的笔墨表现力,从结构、用线、施墨、辅彩都充满力度感和连惯性,突出了“强悍”、“率意”与“厚重”的视觉效果。在刻画人民子弟兵的形象时,那种坚实敦厚的造型特征,既使画面充满张力,又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吃苦耐劳的高尚境界,视觉感受十分强烈。用自己的目光和感情来画画,这既是孔紫朴素而真诚的体会,也是这幅画令人怦然心动的原由。

《信天游》120x240cm 2021年

永不满足是孔紫在艺术上不断前进的原始动力。在人们普遍将个人风格看作一种成熟标志或个人“商标”的时代里,突破与出新往往只会停留在画家的口头上或愿望里,真正关注、研究并在实践中有所作为的人并不多见,因为这需要具备诚实的精神,淡定的心态和清醒的认识。而孔紫显然是具备上述三方面素质的,她的作品也为她的追求与探索提供了有力的注脚。孔紫的每一幅新作都能带给人欣喜和亮点,她具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心有灵犀的悟性,善于在常态的生活景象中捕捉动人的细节并转换成颇具意味的图像,同时在技术上不断挑战新的难点,在创作中提出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创造的快感、积累突破的心得。

山西基地写生组画—早春 180x90cm 2009

《三伏》与《都市阳光—花围裙》是孔紫近期的代表作,前者表现的是训练间隙的女兵群像,后者塑造了一个从事家政服务的打工妹形象。虽然两者题材的跨度较大,人物身份相去甚远,但均是她周遭熟悉的人和事,她用一种平视的眼光与交流的态度,与她笔下的人物对话,达到了一种“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境界。花季女兵是她笔下常见的题材,这幅画的视点与以往同类题材相比,显得更加自然和亲切。烈日下女兵们坦然而放松的姿态,既是真实景象的再现又超越了训练中苦与累的简单描述和视觉惯性,它使人们在质朴的形象中体会到人物美的内心。缘于自家小保姆的《都市阳光》,角度更加个人化些,同一形象的三种不同姿态以及空间的并置与错位,在视觉上产生了别样的感觉,在强化人物状态,拓宽人物心理空间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打工妹那种勤勉与自足的情态把握的准确传神。强烈的光感效果,使这两幅作品具有了不同反响的魅力。引入光感既是国画创作技法的一种新尝试,也有力的提升了画面视觉的感染力,同时成为构成了作品主旨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表现光感显然不是国画的强项,也少有现成的技巧技法可资借鉴,谨小慎微地依据素描关系去描画或借助油画技法去渲染,也是当代中国人物画的惯常用法,但它谨毛失貌缺憾十分明显,缺乏或遗失了国画笔墨的精髓和提炼的智慧。而孔紫的这两幅画却比较成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三伏》 中女兵脸部的明暗交界线、迷彩服的暗部、地面阴影的处理,用精彩的笔墨将线与面准确地“写”出来,从容肯定,不燥不腻。《都市阳光》画中的一缕光线,斜贯画面的主体,不同层次的墨色和富有节奏的笔痕,和谐地构成了一个光线充足的温煦空间。这些具体而到位的表达方式,显然得意于她的笔墨功力和扎实造型,但光有这些是不够的,这只是一个必备的条件和基础,反复实践,融会贯通,有胆有识,才是问题的关键。其实,对于艺术实践来说,脱胎换骨的“新”即使不是奢望,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针对一个方面或某一点去思考、去探索,专注踏实地研究解决问题,就会有所收获。孔紫的创作轨迹就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和例证。

《搭伴》375cmx250cm、2009年

孔紫是勤奋的,孔紫又是淡泊的。她说:“画画支撑起我有些胆怯的自信,一隅生存的空间。”她曾把画画比作“种庄稼”,并说:“我对待我的‘庄稼’就像对待我自己的孩子,将心血赐予他,只希望看见他长得翠绿,长得茁壮,长得饱满。” 当谈到她屡次在全国性大型美展中获奖的履历时,她总是说那是运气,是专家们给予的鼓励。是的,评奖是存在机遇的,但机遇永远只会向有准备的人敞开大门。这些沉甸甸的奖项既是对孔紫多年创作探索的肯定和褒奖,又是对她长期辛勤耕耘的一种回报。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孔紫朴实真诚的艺术劳动还在继续,我们有理由充满期待地与孔紫一起享受她艺术田地里的丰收。

孔紫老师授课现场(一)

孔紫老师授课现场(二)

孔紫老师授课现场(三)

孔紫老师授课现场(四)

孔紫老师授课现场(五)

申卉芪

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专职画家,教授,曾任教于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副会长,北京美协理事,民进北京开明画院副院长。199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

助教申卉芪作品《小兄弟》

助教申卉芪作品《喀什的记忆》

田雅君

美术学硕士研究生毕业
文学硕士学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女画家协会副会长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新美术家群体艺委会副主任

助教田雅君作品《秋染兴安》

助教田雅君作品《攀》

左文辉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林业文联美协副主席,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先后工作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

助教左文辉作品《山里白云秋落寺》

助教左文辉作品《春在绿荫中》

弓淑英

山西人现居北京。现为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文联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文化发展促进会会员;中国民族书画院特聘画家;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城市山水画院副主任;山西省原平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助教弓淑英作品

助教弓淑英作品

曾春玲

中国女画家协会理事,青岛山水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民族书画院特聘画家。中国大众文化协会文艺人才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会员。毕业于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

班主任曾春玲作品

班主任曾春玲作品

Powered By Rbz.cn 北京荣宝斋画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2006-2025 京ICP备180316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