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家工作室 > 导师介绍 > 正文

刘大为

刘大为,1945年生,祖籍山东诸城。196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画学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委员。
高屋建瓴 通源达变
——近观刘大为新作有感
文/唐辉
 
中国艺术一直是在发展求变中成其正果的。时代的变迁是历史的必然,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形成新的潮流。所以形成了『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这样一种时代艺术规律。然而,每个时代的艺术家自身的变化发展也会影响一个时代的艺术之综合气质与审美追求。这里面有很多复杂的因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变化等等。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当属艺术家的文化自觉性,这里面又包含艺术家阅历的增长、文化积淀的提高、对艺术综合把握能力的完善,还有其回归艺术本真的那份情感,所有这些形成了艺术生命的发展轨迹。
清代画僧八大山人因朝代交替及政治理想而求一变;近代白石『衰年变法』皆因『涂黄抹绿再三看,岁岁寻常汗满颜』而寻求自我升华;宾虹老的晚年之变是其精神境界与笔墨功力的内质超越。这些变化都是在中国艺术规律范畴内的一种文化自觉,也只有具备了如此悟性的艺术家才能在中国艺术的发展史上留下光辉夺目的绚烂之笔。
刘大为先生是当代中国画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力派画家。他的艺术实践历程代表了当代现实主义人物画创作的基本脉络。但是,仔细观察,刘大为在创作上是具有非常独特的个人风格与艺术特点的。同时,我们在近期看到刘大为的创作有显著求变的趋势,这或许是他艺术上即将步入又一高峰的前奏,这些变化也给对刘大为的艺术有更多期待的人们以莫大的欣慰。
其实刘大为所谓『独特的』个人风格正是在他平和、舒缓、朴素的绘画笔调中完成的。这样的笔调与当今艺术创作中出现的奇、丑、怪、滑等笔墨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风格的确立应是他品格中质朴高华、睿智平和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他一贯艺术思想的价值再现。他主张『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他的作品中没有离奇丑怪的东西,我们看到的永远都是阳光下人们勤劳的身影和灿烂的脸颊。他的作品要让普通人看得懂,并能打动他们,他认为只有这样,艺术才能更广泛地发挥它的价值内涵与精神动力。
绘画素材的摄取与题材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可以检验出作者的艺术视野,也是对艺术家创作能力的考验。刘大为在深入研究以往绘画题材的基础上,通过写生又增加了对少数民族——彝族及福建惠安女的艺术创作,这使他的创作呈现出丰富多变的局面。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近期还创作了一大批表现当代城市建筑工人形象的作品,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予以的高度关注和悉心描绘。这批作品在表现手法、艺术形式、精神内涵和笔墨造型上均有较大突破。作者在画面构成上利用大块的虚实、黑白、疏密等对比手法,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在刻画形象上利用曲直、干湿、浓淡、方圆等对比手法使画面形象富有节律,生动异常。这批用写意方法创作的城市工人劳动场景的作品弥补了当代画坛对这类现实题材关注度不够的缺失,说明了大为先生是具有深刻思想考量、独具艺术视角及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当代优秀艺术家。
黄宾虹先生有言:『笔力是气、墨彩是韵,气韵生动,千变万化。』近观刘大为的新作,用这句话来概括是再恰当不过了。众所周知,刘大为是以线见长的画家,他画过大量的『菲钦式』的素描,这种以线带面的绘画基本功训练对大为先生的影响是长远的。书法的线是中国画的生命元素,大为长期坚持书法训练,保障了他在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以线造型为主的风格特点。所以,他的人物画总给人一种轻松、简约、洒脱、生动的感觉,而近年来,刘大为在对运墨以及用色的方法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人物造型上经常施以大块的墨色,再经过不断的皴擦、勾勒、冲染等手段,画面效果愈加强烈,并有浑厚、拙朴、华滋之气。同时,长期形成的对色彩的掌控能力使大为达到了『墨不碍色,色不碍墨』的绘画境界,摆脱了以往写意人物画创作中墨色单一或墨与色不能协调的创作窘境,创造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越发突显了笔墨的表现张力及内蕴表达,这也使他的笔墨格调及精神表达又上了一个台阶,境界变得更加开阔与深远。综合的变化、发展让刘大为在艺术语言、画面效果、技法运用等诸方面的把握更加游刃有余,作品的艺术感召力和亲和力也越来越强,他的绘画里出现了一种超乎以往的品质俱佳的境界,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大为先生在艺术上的无限潜力。
艺术上的求新、求变是时代的需要,而艺术家的不断开创进取既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也是其文化自觉性的真情表露。刘大为先生在艺术上的不断追求是其肩负的文化责任使然,但最重要的是他的艺术悟性使然。他通过艺术上的一次次蜕变而达到的物我两忘境地,真正地使他的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向当代转型的前提下步入了其核心的精神价值与判断体系。通过他深厚的学养、广博的学识、高屋建瓴的学术主张,达到了在艺术上的通源达变,最终自成一家。刘大为艺术上的具体实践,值得当代人深入地思考与借鉴。(本文作者为荣宝斋副总经理,荣宝斋出版社社长、编审,《荣宝斋》杂志主编,荣宝斋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 1 2 >

Powered By Rbz.cn 北京荣宝斋画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2006-2022